《上下之间》

向上是光,向下是根。

人登至高处仰望星辰,行于低处回顾来路的影子。

我们走过光影交织的年轮,在沉默中悄然迁徙;

从水中浮出,却又终将沉入更深的土地。

年轻的时候,我们都以为成长是一次飞翔,

像种子破土而出那一刻的冲动,

追逐着阳光奔跑,渴望风的方向。

可越是贴近云端,才知天空空无倚靠;

枝头越灿烂,风一吹便越脆弱。

于是我们学会了低头。

不是退让,而是一种敬畏;

对泥土的敬意,对时间的默然承受,

对那些沉默而坚韧的力量。

时间是一条倒流的河。

我曾趴在水边,望着游鱼,幻想成为它们的一员。

如今站在岸上,看有人走入水里,走向另一种未知。

人终究不能活在水中,正如无法真正理解他人的轨迹。

但谁能说,那沉入水底的,不正以另一种方式活着?

社会教我们抬头行走,哲学催我们弯腰自省。

心理告诉我们:被看见是种渴求,

而灵魂却低声诉说:被听见才是归宿。

向上,是一种勇气。

向下,更是一种智慧。

就像树木必须在风中伸展枝桠,

也必须在黑暗中静默扎根。

飞升带来荣耀,沉潜方见真相。

成长从来不是一条笔直向上的路,

它是在光明与阴影之间的穿行,

是理想对现实的轻语妥协,

是生命与凋零交织成的循环。

我在某一个黄昏停下脚步,

回头望去,并非为了回去,

而是想确认:埋在心底的根,是否还稳,

那些曾经闪耀的梦想,是否依然发光。

土地,是沉默的母亲。

她不言语,却接纳所有的失落与生长;

她不回应,却承载一切关于归宿的答案。

也许成长真正的模样,

不只是冲天的愿望,

更是低下身去,触碰那片真实而冰凉的地脉。

在喧嚣世界里做一个清醒者已是不易,

在孤独人生中做一棵有根的树,更为难得。

我们都在“上下之间”寻找平衡:

既不愿放弃飞升的梦想,

也无法摆脱沉落的必然。

如果有一天世界颠倒过来;

树根成了树梢,泥土化作苍穹,

在那刻我们能否认出彼此?

能否明白所谓的天地,不过是意识的流转?

成长,从不是一个直线推进的过程,

它是一场螺旋,是坠落后重新升起,

是破碎之后再次绽放。

我们注定要在“向上”的执念中燃烧,

也在“向下”的静默里生根发芽。

在这条漫长的旅途中,

我们学会优雅地升起,不忘记来自何方;

更学会勇敢地下沉,不惧怕未来的寂静。

因为每个人;

都既是逆水上行的旅人,

也是深埋土地的一颗种子。

我们活在不同的“水域”之中,

有人浮在水面闪耀一时,

有人沉入深处,只为一场盛大的开花。

愿我们都能飞得优雅,沉得安然,在光与根的交汇处,活成一棵不辜负那一缕春风的树。若有那一日,世界颠倒过来,我们都还能够认出彼此。

点赞

发表回复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开往-友链接力